中国纪检监察报:从消费回归理性看正风反腐 | ||
|
||
■舆情概述 中央反腐利剑频挥,影响波及社会各个层面。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属于“腐败链条”的行业已挤出往日泡沫,逐渐回归理性状态。 媒体对这一现象也纷纷进行了报道,人民网列举了八项规定出台后业绩下滑的八大行业:餐饮业、烟草业、酒业、花卉业、会议业、水产业、汽车业、旅游业。《京华时报》称去年我国演出市场总经济规模为463.00亿元,与2012年相比下降9.0%。《新京报》报道,近年来,随着部分地方政府在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做出“限星”的规定,部分五星级酒店为应对规定放弃星级资质的复审,从“五星”变“无星”。腾讯网专题引用美国咨询公司贝恩联合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监控》预测,今年中国市场的奢侈品销售额将会下跌2%。《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等外媒报道称,分析人士预计澳门博彩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将下滑20%-23%。 从舆情态势看,“反腐促进商品消费回归理性”这一话题热度持续时间较长,从2012年本届政府不断掀起反腐行动之后就有相关新闻、评论持续出现,此外,一个显著的舆情特点是呈现“节日型波动”,也就是随着中央纪委在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前推动的相关反腐行动,舆情热度都会出现一轮相应高潮。 ■媒体关注度 从2012年本届政府发动“打虎拍蝇”开始,关于奢侈品、高端消费受影响的新闻就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其后月饼、大闸蟹等相关消费问题都曾经成为近两年来媒体、网民热议的话题。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显示,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中央主流媒体,腾讯、网易、搜狐、新浪等商业网站都有相关报道、解读、视频节目、新闻评论等多种形态的讨论。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平台显示,截至11月5日,涉及相关话题的报道包括网络新闻50多万篇,报刊2万多篇,论坛9万多篇,博客3万多篇,微博4万多条。 ■网友观点 分析发现,31%的网友称赞八项规定的出台取得了实效,树立了良好的风气;19%的网友认为正是官员利用公款吃喝、送礼这种畸形消费导致部分商品价格虚高,普通老百姓只能望而生畏;另有一些网友提出反腐挤压出非理性消费的泡沫,将促进大众消费的发展,使市场经济发展走向正规,占比达17%;13%的网友指出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建设;此外,还有少部分网友仍然对经济的走势表达了担忧。 ■媒体评论 “反腐影响经济”太荒唐。《中国青年报》引用世界银行报告指出,随着制度环境和市场竞争体系的不断完善,反腐败对于经济增长所谓的负面影响会被逐渐消解。《经济日报》认为,依靠奢靡、浪费甚至腐败拉动经济增长,无异于饮鸩止渴。这种畸形的消费需求,即便能在短期内拉动一定市场供给,长期看也无法维持真正的市场平衡。 理性消费标志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华网指出,畸形的节日礼品经济不仅带有拉抬物价的副作用,一定程度上还抑制了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影响全社会整体消费能力。《中国企业报》认为,过去不少餐饮业者得益于以公款吃喝为标志的腐败消费,做大了经营泡沫,导致行业虚假繁荣。面对反腐“新常态”,经营者应彻底打消“避风”念头,老老实实地谋划转型发展。 反腐将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检察日报》评论说“腐败产业链”的“根”一旦被撬动,这一根绳上的蚂蚱都蹦跶不起来了。须知,靠腐败支撑的畸形产业,终有一日会回归正常轨道。《经济参考报》报道,持续反腐有助于更加廉洁的政府行为、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更加公正的社会环境早日实现,而这必将极大激发中国这个经济体内生的活力。 外媒称中国反腐将收获巨大红利。《纽约时报》一项调查认为,中国政府的反腐运动将在2020年使该国国内生产总值提高0.1至0.5个百分点,相当于获得一笔大约高达700亿美元的红利。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称,中国的反腐行动正在为商界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降低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商的难度。 ■舆情点评 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公款吃喝,特别是公款购买高档酒的严重性众所周知,铺张浪费之风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出台八项规定严厉铲除腐败,打击奢靡之风,虽然让某些行业受到影响,却赢得了百姓的广泛支持,树立了社会正气。 随着反腐败力度加大,部分行业遭遇“阵痛”,一些担心八项规定给消费带来不利影响的声音出现。但是,媒体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我们要鼓励和扩大国内需求,激活广大群众理性消费市场,继续坚持抑制畸形消费的相关政策措施,培养出良性健康发展的消费秩序。 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多认为反腐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从长远看还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利好。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反腐影响经济是伪命题。某些高档消费日渐冷落,但中档和低档消费却更显繁荣。反腐的根本是要建立制度,铲除寻租的制度基础。而且,对企业而言,经济环境更公平更透明,整体的交易成本都有所降低。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首先,反腐有利于建立更加健康的市场经济。曾有观点认为“腐败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润滑剂”,这种骇人听闻说法的逻辑是,腐败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市场绕开所面临的障碍,因而可以提升市场在经济中的渗透程度,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在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展,且政府还要求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时候,这一逻辑已经站不住脚了。此时,腐败对市场机制本身的侵蚀,已经远远大于它对市场范围的扩张作用,因此,当前的反腐是建立健康市场经济的必须。 其次,反腐也有利于中国经济避开“增长陷阱”。毫无疑问,反腐挤掉了官员从经济增长中获取寻租的空间。要知道,腐败的发展必然让裙带在经济中横行,让资源的配置逐步向权贵寡头倾斜,进而降低经济增长的潜力。观察像菲律宾、阿根廷这些深陷“增长陷阱”的国家,无不失败在腐败所带来的裙带资本主义之上。因此,中国如果想跨越这一“陷阱”,反腐是必须要采取的行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任昌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