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驿头 | |||
|
|||
温州驿头,一面临江,三面环山,村庄即在瓯江畔的小平原上,自宋朝起,驿头便是温州城区通往中原地带的最大驿站,曾有过驻军,并设有兵营,“驿头”之名由此而来。 驿头的程朱理学由此发源,随后程氏子孙更是将程朱理学在此发扬光大。明朝有程奕、程韬两兄弟为国捐粮赈灾,后皇帝下旨表彰建亭,刻碑留念,驿头的圣旨亭上,至今保存着“溪山第一”的横额和“流水小桥明月溪,丹亭碧石古人心”联。程韬还与持身特廉,痛恶脏吏的明代首辅张璁联姻;硕德贻徽”后又有“为义舍孝”有功于辛亥革命的程登云。或许是古驿站的缘故,驿头人从来就有一颗不安于乡土的心,大量的驿头人在外闯荡。这其中,就有程志平。1933年,程志平远赴非洲加蓬,成家立业,其子让·平,曾任非盟委员会主席,5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 驿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程氏文化在这里熠熠生辉,造就了为民造福、清廉为官、为国舍家、乐善好施之事迹。其廉政文化从理学起源,兼容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义”、“廉”、“忠”、“仁”等文化元素,深厚的文化内涵如繁星灿烂在驿头这片人杰地灵的历史天空。 山福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广泛开展廉政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挖掘其内部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使其继续发扬光大, 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和温州市鹿城区廉政文化“六进”精品示范点。自创建以来,每年来驿头廉政文化基地参观人数均达近万人次。 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外貌 廉政文化教育室 名人轶事 文海驿风 心廉家园 廉政文化教育点综合宣传栏 圣旨碑 2003年让·平回访家乡温州驿头村 在这片淳朴的土地上演绎过一段段佳话,如今我们将翻开尘封的历史,为您一一展现,让理学之风、清廉之气徜徉在青砖黛瓦之间,沉醉在千年古驿醇厚的民风里......(鹿城区纪委推荐) |
|||